据山西运城永济市政府7月8日通报,7月7日,6名学生于黄河堤坝玩耍失联。
7月7日21时34分,永济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,6名放假在家的学生(均为永济籍,年龄在15至16岁之间)在城西舜帝坝黄河边玩耍至今未归。
事发后,当地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响应,共组织6支专业救援队、29条船、205名专业救援队员进行现场搜救。截至7月8日17时55分,搜寻到1名失联学生,已无生命体征。
救援现场工作人员昼夜不停搜救,但由于黄河水量较大,目前,后续搜救工作仍在全力开展。
夏季防溺水的这堂安全课
必须立即学起来了
下面这些安全常识
请务必告诉孩子
这些情况
容易导致溺水
◆不了解水性,对自己的体力和能力缺乏正确估计;
◆未做充分准备活动,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,或游泳的时间过长,导致四肢痉挛、抽搐;
◆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,四肢被水草缠绕或陷入泥沙;
◆在水中嬉戏、打闹,发生意外后惊慌失措;
◆患有心脏病、贫血、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,因冷水刺激引起旧病复发,导致溺水。
警惕这些
溺水高风险地点
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:
◆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,如水缸、浴盆等等;
◆5-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、池塘和水库等;
◆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,主要为池塘、湖泊和江河等。
关于防溺水
这些认识误区要避开
游泳圈、充气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?
——错!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成人监护。
孩子溺水时,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,能被及时发现?
——错!很多溺水都是悄无声息发生的,而且发生得非常迅速。
会游泳就不会溺水?
——错!呛水、抽筋、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。
最后
请大家一定要谨记
防溺水“六不”原则
◆不私自下水游泳;
◆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◆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
◆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◆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
◆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生命只有一次
请广大老师、家长和青少年
时刻提高警惕
愿悲剧不再重演!
-END-